<p id="gm9rr"><strong id="gm9rr"><small id="gm9rr"></small></strong></p>

  • <acronym id="gm9rr"></acronym>
    欢迎来到 农业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品牌声明 | 网站建设 | 网址导航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农业网首页 > 农业资讯 > 园林 >行业动态 > 重庆:划出千亩红橘古树保护区
    重庆:划出千亩红橘古树保护区
    农业网   时间:2012/12/3 8:59:00  来源:重庆日报  阅读数:391

      划定专门保护区
      提起铜罐驿,不少人都知道这里曾盛产“大红袍”红橘。记者在此采访时看到,清澈的大溪河两岸,绵延着一片片柑橘园,红艳艳的果实挂满枝头。
      “这是老重庆人都熟悉的味道!”当地一村民一边剥开手中的红橘一边向记者介绍,现在仍有不少老重庆人因为怀念红橘的味道,专程跑到铜罐驿来采摘。“看嘛,个儿不大,有点扁,有点酸,红得发亮哦!”
      副镇长彭小军介绍,铜罐驿的红橘古树,近1/3都接近200岁“高龄”,其余的也有百来年历史了。为了让“大红袍”红橘老品种焕发新的活力,*近他们以大碑村为中心,选择树龄长、品种纯正的1000亩果地专门划定为红橘古树保护区。为了鼓励村民种植红橘,当地政府还落实了一定的补助经费,给这些古树开“小灶”。
      在大碑村,记者看到了成片的红橘古树,枝繁叶茂,大多有四五米高,有的重点红橘古树还挂上了牌,由专人管护。
      主打“历史文化牌”
      彭小军介绍,据考证,“大红袍”红橘在铜罐驿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曾作为贡品被清朝皇帝康熙赐名“大红袍”。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大红袍"红橘仍是当地众多农户*主要的收入来源。”彭小军说,一些红橘老种植户告诉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一家人甚至可以依靠一年的红橘收成(约四五千元),盖一座四五十平方米的青砖平房。那时候,铜罐驿有上万亩红橘果地,每年能产红橘超过1万吨,其中近40%销到我国北方地区甚至远至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剩余的红橘有的直接鲜销到本地市场,有的拿给铜罐驿原罐头厂深加工。“当时,"大红袍"红橘几乎成了全县(当时铜罐驿隶属巴县)的支柱产业。”
      但好景不长,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柑橘市场新品种的不断涌现,鲜果集中上市,红橘又不耐保存,铜罐驿红橘便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力。如今,当地红橘树几乎只剩下了老树,年产红橘仅1000吨。
      “市场价值虽然已经不高,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非常重要。”该镇目前正在申报“钦赐大红袍柑橘”原产地保护商标,希望通过品牌保护,让“大红袍”红橘老品种重新焕发活力。
      同时引进新品种
      "大红袍"毕竟已上了"年龄",不能仅靠它一枝独秀。”据介绍,近年来,为应对柑橘品种单一、老化的状况,铜罐驿着手嫁接改良品种,并先后引进了红肉蜜柚、红肉脐橙、少核默科特等优质新品种近30个,在黄金堡、大碑、观音桥等7个村推广,全镇目前改良新品种近4000亩。
      “这些新品种柑橘*贵的可以卖到30元/公斤。”“爱森农业”负责人程祥说,新品种果大、肉多、口感更好,很受市场青睐。“今年的红肉卡拉卡拉、纽荷尔脐橙,预计能收6万斤,产值近100万元。”
      “品种改良后,收入比从前翻了好多倍!”村民王敏说,2004年,村里大多数人都还在种红橘,他家种的80多株红橘年产量上万斤,收入却只有4000多元。后来他改种400多株清家脐橙,年产14000斤左右,年收入达五六万元。
      另一方面,橘子红了,也带火了当地乡村旅游。
      “柑橘产业发展起来后,旺季时我们每周都要接待上百游客!”大碑村一农家乐老板吴明荣说,现在几乎一年四季都有主城的游客来:春天赏花,夏天摘葡萄、琵琶,秋冬摘橘子、柚子……
      镇长彭禹介绍,近年来,该镇以果为媒,以大业主带动小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未来三至五年,铜罐驿将以“大溪河”为轴线,规模化种植优质柑橘2000亩,发展高标准优质柑橘展示园5个,建成具有观光休闲、采果体验功能的优质柑橘基地。

    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农业网编辑:agronetzd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网”(Agro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国产麻豆放荡av剧情演绎|五月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