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gm9rr"><strong id="gm9rr"><small id="gm9rr"></small></strong></p>

  • <acronym id="gm9rr"></acronym>
    欢迎来到 农业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品牌声明 | 网站建设 | 网址导航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农业网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辽宁:平均亩产1347.3公斤!科技种田创东北玉米亩产新纪录
    辽宁:平均亩产1347.3公斤!科技种田创东北玉米亩产新纪录
    农业网   时间:2019/10/31 13:46:00  来源:辽宁日报  阅读数:448

      “咱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玉米超高产创建田,目标产量是每亩1250公斤。”望着地里棵棵挺立的玉米秆,朝阳市建平县黑水镇东台村永才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孟广学估计,“应该不少于这个数。”

      眼前这片田地,是120多亩“辽宁春玉米粳稻密植抗逆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10月15日,它迎来省内外专家到此实收测产。

      说话间,测产专家已忙活起来。他们先将高产攻关区域划分为10块田,随机选5块作为取样点,每块取66.7平方米进行测产。人工收鲜穗、称重、选出20个标准穗计算出籽率,再去除标准含水率,结果*终出炉:平均产量每亩1347.3公斤!

      “这是我国东北地区春玉米产量历史*纪录!”现场测产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明一脸兴奋地说。

      “没想到!没想到!”听到这个结果,孟广学乐得合不拢嘴,“往年顶多每亩1000公斤产量。”

      高产是咋实现的?“适宜品种跟栽培技术结合。”省农科院玉米所所长王延波给出答案。

      针对辽宁光温资源丰富、辽西日照时数较高等气候特点,课题组筛选应用了生育期128天的抗旱、耐密、高产、优质新品种辽单575。该品种容重高、出籽率高、抗病性好。同时,在栽培技术上,总结多年超高产创建实践经验,对品种、播期、施肥方式、种植模式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提高光温资源效率、提升土壤地力水平、优化密植群体结构,集成了区域内春玉米超高产建设技术规范。

      “滴灌深施缓释肥技术能提升地力;用五株分段错位密植法有利于通风透光、缓解高密度群体中个体间竞争,提高果穗整齐度。”王延波进一步解释具体栽培技术。

      过去种地看天、看地、看庄稼,现在“气候—土壤—作物”三大因素定量优化协同。现场专家认为,辽宁项目区的成绩,是引领春玉米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航标。

      “科技种田了不得,不转观念真不行。”孟广学打心眼里叹服。

    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农业网编辑:agronetchenfangjun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网”(Agro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国产麻豆放荡av剧情演绎|五月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