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gm9rr"><strong id="gm9rr"><small id="gm9rr"></small></strong></p>

  • <acronym id="gm9rr"></acronym>
    欢迎来到 农业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品牌声明 | 网站建设 | 网址导航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农业网首页 > 农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2018年我国飞防作业面积超3亿亩次
    2018年我国飞防作业面积超3亿亩次
    农业网   时间:2019/1/5 9:00:00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数:430

      有人推崇,有人质疑,都挡不住植保无人机迅猛的发展势头。2018年,我国飞防总作业面积突破3亿亩次,这预示着我国航空植保发展已进入全新时代。正如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国所说:“联合收割机代替了镰刀,旋割机代替了耕牛,会飞的喷雾器也终将会代替传统的喷雾器。”

      植保无人机作业效果到底如何?使用飞防专用助剂有无必要?什么样的作业标准能保证防效?未来又该向哪方面重点发力?这些关键问题的答案,实践的验证*有说服力。

      2018年,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国家*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有关省市植保站,在6个省的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上开展了无人机喷雾质量、助剂增效作用、飞防药剂沉降效果、综合防治效果等方面的联合测试,参与的企业包括河北威远、全丰生物等9家农药企业,高科新农、深圳大疆等7家无人机企业,广源益农、广西田园等8家助剂企业。

      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蒙艳华介绍说,从联合测试结果来看,植保无人机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整机性能趋于稳定,更加便于携带、易维修更换,飞控能适应田间高温高湿等复杂环境作业,大部分无人机喷洒系统向更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合适的亩施药量都能取得良好的防效,并且在省工、省水、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人员中毒等方面的优势明显。

      同时,飞防中加入飞防助剂可以促进雾滴更好地沉积在作物冠层、使雾滴在叶片上迅速铺展、快速渗透等,总体使雾滴覆盖率提高约1倍,可以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提高防效。从传统药剂中筛选出来的悬浮剂、水剂、微乳剂等,经过高浓度药液小测试后,可以用在飞防上。

      蒙艳华建议,一般轻小型无人机施药时飞行速度3米/秒-5米/秒,飞行高度1米-2米为宜,每亩喷液量要在1L以上,另外,喷施棉花脱叶剂时,建议施药液量不低于1.2L/亩。

      近年来,随着飞防植保的效果不断被认可,植保无人机呈现几何式增长。如吉林省,过去4年来连续投入1.46亿元,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航化作业作为“立体植保”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为吉林省政府重点推广的五项技术模式之一。吉林省植保站首席农艺师任文艺介绍说,2016年吉林省只有几十架植保无人机,到2018年已超过600多架。

      以企业为例,截至2018年11月,大疆植保无人机的国内保有量突破2万架,国内累计作业亩次突破1亿大关。

      当前,以飞防服务为重点,企业纷纷构建农业服务平台。大疆农业项目合作总监谢博之表示,针对植保行业,大疆农业推出从规划到作业完整的解决方案,使用PC地面站专业版软件,航拍无人机25分钟可完成500亩地块的图像收集、处理及作业规划工作。规划完成后可使用MG系列植保机进行高效可靠的飞行作业,能够实现一机多控,效率约为人工作业的40-100倍。

      同时,作业进展监控、团队任务分配、与农户达成植保订单都可以在大疆农业服务平台上完成。未来,大疆农业将吸引到更多农户、植保队、农药厂商、科研院校参与其中,各展所能,共同构建更大的飞防植保生态体系。

      此外,河南标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农业种植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标准化的作物种植管理方案,构建一个“人、机、剂、技、法”五个方面资源的整合平台。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区建立了150多个县级服务中心、2000余家服务站,拥有2万余名专业飞手,帮助更多的农资经销商成功由传统农资经营向服务转型,并实现盈利。

      业内专家表示,任何技术都有先进的一面也有短板,尽管植保无人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在喷雾均匀性上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农药漂移和沉降是亟待解决的喷洒技术问题,需要重点关注,此外还要加强飞防药剂的研发和登记。

    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农业网编辑:agronetyaolei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网”(Agro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国产麻豆放荡av剧情演绎|五月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