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gm9rr"><strong id="gm9rr"><small id="gm9rr"></small></strong></p>

  • <acronym id="gm9rr"></acronym>
    欢迎来到 农业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品牌声明 | 网站建设 | 网址导航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农业网首页 > 农业科技 > 农药技术 > 大棚丝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大棚丝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农业网   来源:火爆农化招商网 阅读数:578

      大棚丝瓜的出现保证了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美味的丝瓜,然而大棚丝瓜受棚内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病害,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棚丝瓜种植过程中常遇到的病害及防治方法吧。

      大棚丝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一、蔓枯病

      丝瓜蔓枯病主要为害茎蔓,也可危害叶片和果实。茎蔓上病斑椭圆形或梭形,灰褐色,有时患部溢出琥珀色胶质物,*终致茎蔓枯死。叶片发病,叶边缘呈半圆形或“V”字形,褐色或黑褐色,微具轮纹,病斑常破裂。果实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病斑下面果肉多呈黑色干腐状。

      防治方法:可用2%武夷霉素加2.1%丁香芹酚;或选用代森锰锌加甲基托布津配合使用。

      二、丝瓜疫病

      丝瓜疫病同为真菌病,发病早期首先在某叶柄处失绿变成暗绿色,逐渐缢缩凹陷很快萎蔫,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稀疏白霉。严重时可侵染叶片、茎和瓜条。

      防治方法: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洒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天左右l次,视病情防治2-3次。

      三、丝瓜炭疽病

      丝瓜炭疽病为真菌性病害,病斑近圆形,直径大小不等,大的约2厘米。温度、湿度不同颜色不一,温度高时颜色深褐色,温度低湿度大颜色浅褐色。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4-5次。也可用25%炭疽灵800-1000倍液喷雾,连续2-3次。

      四、丝瓜烂花

      1.水烂花症状:从花瓣的边缘开始出现水烂状,严重时花瓣出现滴水的症状,有时有臭味,或有白色的霉菌。

      病情分析:有臭味但不长毛的情况可能是细菌性软腐病,长白霉的可能是花腐病或绵疫病,这两种情况均为在高湿的情况下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细菌性软腐病可叶面喷洒链霉素、新植霉素、可杀得等药剂。花腐病及绵疫病可用克露、科佳、雷多米尔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撒,或在蘸花药中加入杀菌剂预防,在蘸花药中加入异菌脲、咯菌腈、农用硫酸链霉素等药,能有效预防病菌侵染花器。

      2.花柱头腐烂症状:花的柱头出现黑色腐烂,伴随着花的腐烂。

      病情分析:这是由于土壤中缺乏硼、钙等元素引起的病害。

      防治方法:可叶面喷施含有硼、钙等元素的叶面肥,如盖中钙、硝酸钙等,同时一定要注意养根,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可以增施腐植酸、微生物肥料,也可以冲施快吸收,或用甲基托布津、恶霉灵等药剂任选一种后加入生根剂灌根,每株灌0.25公斤左右。

    农业网编辑:agronetyanqw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网”(Agro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国产麻豆放荡av剧情演绎|五月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