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gm9rr"><strong id="gm9rr"><small id="gm9rr"></small></strong></p>

  • <acronym id="gm9rr"></acronym>
    欢迎来到 农业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品牌声明 | 网站建设 | 网址导航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农业网首页 > 农业科技 > 病虫防治 > 预防水稻病虫害 优先采用非药剂
    预防水稻病虫害 优先采用非药剂
    农业网   来源:全国农技中心防治处 阅读数:628

      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17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重发生态势。那么,今年水稻病虫害该如何防?全国农技中心日前发布了 《2017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非药剂预防技术有哪些

      农艺措施。(1)翻耕灌水灭蛹。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 (2)健身栽培。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 (3)清洁田园。晚稻收割后立即翻耕,减少落谷稻冬季病毒寄主植物。

      生态控制。(1)生态工程控害。田埂保留禾本科杂草,为天敌提供过渡寄主;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和提高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的控害能力。田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减少二化螟和大螟的种群基数。(2)合理品种布局。利用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进行合理布局,预防稻瘟病。 (3)性信息素诱杀。在各代次二化螟,尤其是越冬代二化螟始蛾期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通过群集诱杀或干扰交配来控制害虫基数。选用持效期两个月以上的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 (4)稻螟赤眼蜂控害。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蛾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 (5)稻鸭共育,通过鸭子的取食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等病虫草的发生为害。 (6)物理阻隔育秧。在水稻秧苗期,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全程覆盖,阻隔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

      施药防治要抓住关键点

      基于非药剂预防技术的基础上,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开展药剂防治,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是普及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技术。采用咪鲜胺、氰烯菌酯种子处理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吡虫啉等种子处理剂拌种或浸种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及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毒氟磷种子处理或苗期喷雾,培育壮秧。秧苗带药移栽,预防螟虫、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二是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三是注重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应避开高温和强光照时段施药。用足水量,常量喷雾亩喷水量不少于15公斤,水稻生长后期应加大用水量。四是严格遵守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

      建议用药

      防治二化螟、大螟,虫量较低时优先采用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单。

      防治稻飞虱,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应用吡虫啉、噻虫嗪(不选用吡蚜酮,延缓其抗性发展),喷雾选用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

      防治稻纵卷叶螟,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甘蓝夜蛾NPV、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氰氟虫腙、丙溴磷等。

      防治稻瘟病,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或春雷霉素等生物农药及三环唑、丙硫唑、咪铜·氟环唑等化学药剂。

      防治纹枯病、稻曲病,采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A(24%A高含量制剂)、申嗪霉素等生物药剂和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咪铜·氟环唑、烯肟·戊唑醇等化学药剂。

      预防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选用噻霉酮、噻唑锌。

      施药过程中提倡选用高含量单剂,避免选用低含量复配剂。稻虾、稻鱼、稻蟹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域和临近蚕桑养殖区域,需慎重选用药剂;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慎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

    农业网编辑:agronetcsl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网”(Agro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国产麻豆放荡av剧情演绎|五月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