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gm9rr"><strong id="gm9rr"><small id="gm9rr"></small></strong></p>

  • <acronym id="gm9rr"></acronym>
    欢迎来到 农业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品牌声明 | 网站建设 | 网址导航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农业网首页 > 农业科技 > 灌溉运用技术 >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农业网   来源:中国农资网 阅读数:955

      膜下滴灌增产技术是先进灌水技术和施肥技术的集成,它既发挥了覆膜栽培提高地温、减少棵间蒸发的作用,又可实现玉米按需灌水、施肥,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运送到根部附近的土壤,供根系吸收,提高水肥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效目的。该技术内容主要包括铺设滴灌系统和滴灌条件下的玉米增产增效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播种前整地起垄,宽窄行栽培,一般窄行为40~50厘米,宽行60~80厘米。灭茬机灭茬或深松旋耕,耕翻深度要达到20~25厘米,做到上实下虚,无坷垃、土块,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及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一般每亩投入优质农肥1000~2000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硫酸钾5~10千克或者用复合肥30~40千克做底肥施入。采用大型联合整地机*完成整地起垄作业,整地效果好。

      铺设滴灌管道

      根据水源位置和地块形状的不同,主管道铺设方法主要有独立式和复合式两种:独立式主管道的铺设方法具有省工、省料、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不适合大面积作业;复合式主管道的铺设可进行大面积滴灌作业,要求水源与地块较近,田间有可供配备使用动力电源的固定场所。支管的铺设形式有直接连接法和间接连接法两种。直接连接法投入成本少但水压损失大,造成土壤湿润程度不均;间接连接法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但增加了控制、连接件等部件,*性投入成本加大。支管间距离在50~70米的滴灌作业速度与质量*。

      科学选种合理增密

      地膜覆盖滴灌栽培,可选耐密型、生育期比露地品种长7~10天、有效积温多150~200℃的品种。播前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种子处理。合理增加种植密度,用种量要比普通种植方式多15%~20%。

      精细播种

      当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开犁播种。用厚度0.01毫米的地膜,地膜宽度根据垄宽而定。按播种方式可分为膜上播种和膜下播种两种。

      1.膜上播种:采用玉米膜下滴灌多功能精量播种机播种,将铺滴灌带、喷施除草剂、覆地膜、播种、掩土、镇压作业*完成,其作业顺序是铺滴灌带→喷施除草剂→覆地膜→播种→掩土→镇压。

      2.膜下播种:可采用机械播种、半机械播种及人工播种等方式,播后用机械将除草剂喷施于垄上,喷后要及时覆膜。地膜两侧压土要足,每隔3~4米还要在膜上压一些土,防止风大将膜刮起。膜下播种应注意及时引苗、掩苗:当玉米普遍出苗1~2片时,及时扎孔引苗,引苗后用湿土掩实苗孔。过3~5天再进行*,将晚出的苗引出。

      加强田间管理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要经常检查地膜是否严实,发现有破损或土压不实的,要及时用土压严,防止被风吹开,做到保墒保温。按照玉米作物需水规律及时滴灌。

      1.滴灌灌溉:设备安装调试后,可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每次灌溉1公顷,根据毛管的长度计算出*开启的“区”数,首部工作压力在2个压力内,一般10~12小时灌透,届时可转换到下一个灌溉区。

      2.追肥:根据玉米需水需肥特点,按比例将肥料装入施肥器,随水施肥,防止后期脱肥早衰,提高水肥利用率。应计算出每个灌溉区的用肥量,将肥料在大的容器中溶解,再将溶液倒入施肥罐中。

      3.化学控制:因种植密度大、温度高、水分足,植株生长快,为防止植株生长过高引起倒伏,在6~8片展叶期要采取化控。

      4.适当晚收:为使玉米充分成熟、降低水分、提高品质,在收获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晚收。

    农业网编辑:agronetxzy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网”(Agro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国产麻豆放荡av剧情演绎|五月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