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gm9rr"><strong id="gm9rr"><small id="gm9rr"></small></strong></p>

  • <acronym id="gm9rr"></acronym>
    欢迎来到 农业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品牌声明 | 网站建设 | 网址导航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农业网首页 > 农业科技 > 病虫防治 > 水稻稻瘟病防控技术
    水稻稻瘟病防控技术
    农业网   来源:扬州植保 阅读数:546

      稻瘟病

      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根据危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

      叶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逐渐扩大为梭形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潮湿时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白点型病斑: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褐点型病斑: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

      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

      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发展后使穗颈部变褐,造成枯白穗。

      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2.病原

      H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灰梨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3.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形成中心病株,再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菌源: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

      寄主抗性: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

      栽培因素:偏施过施氮肥有利于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栽培过密,田间通风透光差,虫害严重的田块易发病。

      环境因素:病菌发育*适温度为25-28℃,高湿有利分生孢子形成飞散和萌发。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时晴时雨,多雾、重露有利于发病。

      4.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良种,加强水稻健身栽培,提高抗病能力。适当减少后期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增强水稻抗逆力。(2)减少菌源。尽可能降低田间湿度,割净水渠和池埂上的杂草,以增加通风透光性。处理销毁病稻草,减少田间菌源。(3)化学防治。大田防治:早抓叶瘟,根治穗瘟。在破口期普遍用药*;遇连阴雨天气,在防治一交的基础上全面做好二次用药保护。防治苗叶瘟,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亩用70 g兑水40 kg喷雾或兑水15 kg弥雾。防治叶瘟、穗瘟,选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亩用75-100 mL兑水60-75 kg喷雾或兑水15 kg弥雾,或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嘉润)15-20 mL/亩喷雾,或45%戊唑·咪鲜胺(己足)水乳剂30-50 mL/亩喷雾;防治穗颈瘟用肟菌·戊唑醇 (拿敌稳)10-15 g/亩兑水30-45 kg,或20%烯肟·戊唑醇(爱可)20mL/亩喷雾。

    农业网编辑:agronetlhq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网”(Agro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国产麻豆放荡av剧情演绎|五月激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