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gm9rr"><strong id="gm9rr"><small id="gm9rr"></small></strong></p>

  • <acronym id="gm9rr"></acronym>
    欢迎来到 农业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品牌声明 | 网站建设 | 网址导航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农业网首页 > 农业资讯 > 致富经 > 七星关区田坝镇:大棚西红柿成村民“致富果”
    七星关区田坝镇:大棚西红柿成村民“致富果”
    农业网   时间:2019/7/12 10:12:00  来源:毕节市人民政府网  阅读数:608

      采摘、挑拣、分箱、过称、装车……在恒大援建的七星关区田坝镇先进村蔬菜基地里,贫困户们正忙着采摘西红柿,不一会儿,一个个鲜红圆润的西红柿很快就被装进箱子抬上了货车,随后满满一车的西红柿便从基地驶出赶往市场。

      家住先进村的贫困户王建英一大早便来到大棚基地,开始*的劳作。“*八十块钱,一年到头都有事情做。”指着基地附近一幢农家小屋,王建英告诉记者,那就是她的家,离基地很近,出家门就能挣钱。她的丈夫在外打工,家里三个儿女都还在上学需要照顾,今年5月,听说蔬菜基地有活干,她就跟村里伙伴一起到蔬菜基地务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一举两得。”王建英高兴地说。

      在大棚里,一棵棵西红柿树上挂满了一串串小西红柿,成熟的西红柿像一个个小灯笼点缀在绿叶间,果红藤绿,让大棚香气四溢,煞是喜人。同样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罗丽红正穿梭于大棚内,忙着采摘西红柿。

      临近中午,罗丽红也记不清自己半天时间摘了几篓框西红柿,刚钻进西红柿棚里,要不了多长时间就是满满一篓。“一个月上二十来天班,一年算下来能挣差不多两万块钱!”罗丽红顺手将刚采摘的西红柿装进篓里,脸上有一种从内心深处绽放出来的幸福感。

      “这两天好多收购商都来收购西红柿,一来我们不愁销路,二来他们来基地自己拉,让我们挣到了更多的钱。整个社会都在帮助我们脱贫致富,我今年一定争取脱贫!”罗丽红坦言,当初大家都担心西红柿的销路问题,而现在不用愁了,收购商都直接上门来收购,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从播种到育苗,从成熟到采摘,基地的每一个西红柿都凝结了务工村民的汗水和心血。现在,它们从这里走向市场,让村民们共同感受到了这份丰收的喜悦。

      田坝镇种植的西红柿肉美多汁,酸甜适中,果型周正,营养丰富,皮薄肉多,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不少外地商贩也正是看中了田坝镇西红柿的硬度和甜度前来收购,也正因此田坝镇的西红柿初步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这里产的西红柿每个都个大饱满,色泽红润。”来自四川的蔬菜收购商冯月告诉记者,收购的西红柿主要销往四川和重庆,并且一半是超市订购的。“而且在这里收购西红柿路程短,对我们来说,距离近路上损耗就要小一些。”冯月说。

      据了解,蔬菜大棚种植是恒大集团帮扶七星关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帮助当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有效方式。

      为了做好农业产业调整工作,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2017年,恒大集团无偿投入资金帮扶田坝镇建设518栋蔬菜大棚基地,并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贵州省恒信盛康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大棚基地,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运营模式建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把各方捆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通过示范带动作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农民进行土地流转。

      产业覆盖的贫困户,不仅能得到产业生产的收益分红,还能被优先分配到基地务工,务工工资比分红的收益还要多,这些收益既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来源,促使他们增收,也提高了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真正实现了让百姓“心里有底了,脚下有路了。”

      “再有一个月西红柿就采收完了,采收完了以后又紧接着种莴笋。”基地管理负责人李平介绍,这一季种了370个棚左右的西红柿,目前已售出十万余斤。蔬菜基地每天需要40多名务工人员进行管理维护,施肥、采摘、浇水、梳果等等,都是优先从当地雇请村民和贫困户,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

      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致富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才能彻底拔掉“穷根”,实现脱贫致富。

      发展产业扶贫,选择合适的产业是关键。在七星关区田坝镇先进村,眼下以西红柿、莴笋为主导的大棚蔬菜产业正迅速壮大,成为*扶贫的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农业网编辑:agronetgll首页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 农业网”(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农业网(Agro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农业网”(Agro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国产麻豆放荡av剧情演绎|五月激情综合